● 牟 móu ㄇㄡˊ ◎ 取,谋求:牟利。 ◎ 牛叫声:“牟然而鸣”。 ◎ 古同“眸”,瞳人。 ◎ 古同“侔”,等同。 ◎ 姓。
详细字义◎ 牟 móu 〈动〉 (1) (会意。小篆字形。从牛,从厶。厶象气从口出。本义:牛叫声) (2) 同本义 [bellow] 牟,牛鸣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牟然而鸣。——柳宗元《牛赋》 (3) 又如:野牛牟牟地叫 (4) 力求得到;目的在于 [seek;obtain] 游居厚养,牟食之民也。——《韩非子》 (5) 又如:牟利 (6) 通“侔”。等同 [equal] 德牟往初,功无与二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·封禅书》词性变化 ◎ 牟 móu 〈名〉 (1) 大麦 [barley] 贻(送)我来(小麦)牟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思文》 (2) 通“眸”。瞳人 [pupil of the eye] 尧、 舜参牟子。——《荀子·非相》 (3) 假借为“眉”。眉毛,眉寿 [eyebow;bow] 天与厥福,永享牟寿。——《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》 (4) 通“堥”。釜属瓦器皿 [cauldron used in ancient China] 敦、牟、巵、匜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 (5) 通“麰”。大麦 [barley (Hordeum spp.)] 贻我来牟,帝命率育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思文》 (6) 通“鍪”。岑牟,古代鼓角吏所戴的帽子 [helmet] 更著岑牟单绞之服。——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 (7) 姓 (8) 另见 mù 基本词义◎ 牟 Mù (1) ——“牟平”( Mùpíng):县名。今在山东省东部 (2) 另见 móu
[①][móu][《廣韻》莫浮切,平尤,明。](1)牛鸣声。(2)加倍。(3)大;博大;多。(4)模样。(5)通“侔”。等同,齐。(6)通“眸”。参见“牟子”。(7)通“蛑”。食苗根的虫。引申为贪取,侵夺。(8)通“麰”。大麦。(9)通“鍪”。头盔。参见“牟甲”。(10)通“堥”。釜属器皿。(11)通“務”。参见“牟光”。(12)用同“矛”。参见“牟槊”。(13)春秋时国名。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。(14)姓。西汉有博士牟卿,东汉有太尉牟融。见《汉书·儒林传·周堪》、《後汉书·牟融传》。[②][mù][《集韻》莫後切,上厚,明。]地名用字。如牟平,在山东省;中牟,在河南省。
[广 韵]:莫浮切,下平18尤,miú,流開三平尤明[平水韵]:下平十一尤[粤 语]:mau4
©2016 嫩芽教育网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鲁ICP备17000595号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