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汉字
查汉字

wēi    

拼音:wei
注音:ㄨㄟ
部首笔画:4
总笔画:10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简体部首:火
造字法:
五笔86:OFFG
五笔98:OFFG
五行:
Unicode:U+70D3
四角号码:94814
仓颉输入法:FGG
GBK编码:
规范汉字编号:
烓字拼音(带声调)
wēi
烓字笔顺
捺撇撇捺横竖横横竖横
与烓相关的成语
基本解释

wēi   ㄨㄟˉ ◎ 古代一种可移动的火炉。 ◎ 明。 ◎ 姓。

汉语字典

[①][wēi][《廣韻》烏攜切,平齊,影。][《廣韻》口迥切,上迥,溪。](1)一种炉子,形同今之风炉。(2)光亮,明亮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烏攜切,上平12齊,wēi,蟹合四平齊影[平水韵]:上平八齐
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烓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670第09【廣韻】烏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淵畦切,𠀤音𤮰。【玉篇】行竈也。 又【集韻】一曰明也。 又【廣韻】與𧟼同。 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𠀤犬穎切,音頃。【博雅】明也。 又一曰小竈。【爾雅·釋言】煁烓也。【註】今之三隅竈。【疏】烓者,無釜之竈,其上燃火,謂之烘。本爲此竈上,以燃火照物,若今之火爐也。 又【唐韻】口迥切,音褧。【說文】亦行竈也。 又【集韻】犬繠切【韻會】丘癸切,𠀤音頍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於避切,音恚。義同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烓,明也。【註】烓,口類反。 又【集韻】涓惠切【韻會】古惠切,𠀤音桂。【集韻】明也。通作昋炅。 又【集韻】口定切,音絅。小竈也。又【類篇】一決切,音抉。亦明也。
字源字形
字源演变: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: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常见生僻字
单字组词推荐

©2016 嫩芽教育网 版权所有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鲁ICP备17000595号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