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汉字
查汉字

qí    

拼音:qi
注音:ㄑㄧˊ
部首笔画:2
总笔画:10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简体部首:阝
造字法:
五笔86:BDSK
五笔98:BDSK
五行:
Unicode:U+966D
四角号码:74221
仓颉输入法:NLKMR
GBK编码:
规范汉字编号:
陭字拼音(带声调)
陭字笔顺
折竖横撇捺横竖折横竖
与陭相关的成语
基本解释

qí   ㄑㄧˊ ◎ 古同“崎岖”,山路弯曲不平。

汉语字典

[①][yī][《廣韻》於離切,平支,影。][《廣韻》於義切,去寘,影。]亦作“崎4”。(1)偏于一边,不正。(2)通“崎”。参见“陭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於離切,上平5支,yī,止開三平支B影[粤 语]:ji2kei1
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陭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353第01【唐韻】於離切【集韻】於宜切,𠀤音漪。【說文】上黨陭氏阪也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上黨郡陭氏縣。 又與崎同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陭䧢而不安。 又【集韻】於希切,音衣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隱綺切,音倚。隑也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於義切,音輢。【廣韻】陭氏縣。 又【集韻】奇寄切,音騎。義同。 【集韻】或作崎戲。通作猗。
字源字形
字源演变: 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: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
常见生僻字
单字组词推荐

©2016 嫩芽教育网 版权所有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鲁ICP备17000595号-20